你说现在这个MPV市场还能有什么惊喜?新能源卷得人心惶惶,连老资格的奥德赛都得出来“拼命三郎”一把。前两天刚在小区门口看见一辆新奥德赛,车主还没熄火,邻居就忍不住围观——“哟,这不是奶爸神车吗?怎么这回长得有点杀气腾腾?”说实话,第一眼真没敢认。六边形黑蜂窝格栅,LED灯带从左串到右,白天像大号充电宝,晚上亮起来才真有点狠劲儿。以前的奥德赛,停在小区跟面包车打不出“贵气感”,这回腰线往下一压,重心低了,视觉上像健身房苦练三年,终于甩掉那层“油腻”。
侧面看,门把手藏得更隐蔽,滑轨轨迹干净到强迫症都得点赞。尾部那个回旋镖尾灯,中间还加了条黑饰板,远远看去,牌照框像被压成扁豆,真有点新贵的意思。
晚上128颗LED灯一亮,邻居说像奥特曼的装备,我倒觉得更像深夜的机场接机专车,谁家娃上课迟到用它拉,老师都得多看一眼。
咱就说,这副样子终于有点“商务家用两开花”的气质了,别再说奥德赛只适合托儿所接送了。
打开车门,熟悉的2+3+3八座布局没变,但第二排滑轨直接拉到1.2米,第三排能翘腿,这待遇比我家客厅沙发还宽裕。那天带着俩熊孩子和丈母娘一起出门,第三排两个小朋友还能踢腿比赛,丈母娘坐副驾一路点评,“这车后排比我家沙发还软”。
主驾驶是7英寸液晶仪表,中控9英寸,后排吸顶屏12.8英寸,熊孩子上车直接投屏动画,安静得像进了图书馆。CarPlay和Android Auto全系标配,手机导航一键投屏,终于不用趴在中控台上戳半天屏幕了。Touring版还有CabinWatch,后排孩子抠鼻子、偷吃零食前排都能看得一清二楚,简直是家庭监督神器。
唯一不爽的是,空调分区和风噪管理虽然比老款细腻了不少,但高速上后排还是能隐约听见胎噪,看来选胎得上点心。
说到动力,3.5L V6发动机,280马力,10AT变速箱,账面参数看着就有底气。实测油耗7.5到8升,比上一代省一升,这点确实给面子——但你要真琢磨省油,那还得等国产2.0混动版。说实话,V6的声浪就像老黑胶唱片,听着带感,混动版的声音倒像电子书,适合静静地省心过日子。大排量的高速超车,给油就走,驾驶质感绝对“老派豪华”,但油耗摆那儿,一年两万公里多花五千块油钱,钱包厚的无所谓,家里只有一台车就得好好算算账了。
内饰这次下了本。真皮包覆、木纹饰板、氛围灯、软包门板,过去那些摸得到的硬塑料基本都被消灭。开高速两个小时,老腰不酸,副驾还能窝个小午觉。配置表也终于跟上潮流:主动刹车、车道保持、全景天窗全都来齐。
后排娱乐、USB-C接口、无线充电都有,孩子、老人、数码党全照顾到位。但智能化这块儿,车机响应还是慢了半拍,语音指令一喊,得等它“思考”两秒。跟腾势D9那种四音区语音比,还是有点“上个时代的产物”。
有时候你想一边开车一边喊它开空调,结果还没等它反应过来,已经快下高速了。
空间魔术依旧是奥德赛的杀手锏。第三排一键收纳,后备厢地板纯平,搬家、露营、带娃神器。那天我朋友家双胞胎生日,塞两台婴儿车加仨28寸箱子,后面还能放个小烤箱。780毫米宽的侧滑门,抱娃、搬东西都顺手。只是北美版的第三排支持电动放倒,国内大概率要手动拉绳,省下来的成本又拿去堆屏幕,家用MPV的“取舍艺术”全在这几个细节里。
底盘还是偏舒适,前麦弗逊+后多连杆,悬挂调校明显比老款更讲究隔振。过坑洼路面稳得多,高速方向盘也更有回正力,开起来比某些软趴趴的混动MPV更整。驾驶辅助这次Honda Sensing全套下放,ACC自适应巡航、车道保持、主动刹车都有,弯道保持更贴合车道中心,家里有娃、怕晕车的乘客也能放心。A/B柱加高强钢,扭转刚度更强,门窗密封条升级后,风噪确实比老款小,NVH体验有点接近豪华MPV了。但胎噪控制还得看轮胎花纹和配置,不同版本差别还挺大。
价格嘛,北美官网入门版折算人民币36万,顶配接近45万,平行进口加价5万起步。国产混动版估计能拉到28万以内,但280马力变190马力,高速超车得提前两秒踩油门。
跟GL8、赛那、腾势D9比,奥德赛现在更像是“懂行人”的选择——要么信赖机械、要么空间刚需、要么就是家里有矿。
有意思的是,MPV这场仗,新能源每月销量轻松破万,老燃油MPV全靠保值率和口碑撑场。奥德赛这次靠大排量和空间做最后的倔强,也许只打动那群“不怕油钱、热爱驾驶、讲究空间哲学”的用户。家里两台车以上,等平行进口V6可以;只有一台,混动才是真香。大家怎么看?你是喜欢V6的唱片味,还是混动的电子书?或者说,空间魔术和机械可靠性,够不够让你再给奥德赛一次机会?留言聊聊,别说你只为省油买MPV,也别骗自己说不在意智能——毕竟,咱们的钱包和脸面,最后都得在停车场里见分晓。
校对 任盈
中国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